开展党员服务基层活动 柞蚕产业助力青山变“金山”

发布时间:   字号: [ ]  视力保护色:


527,正值柞蚕放养大忙季节,播州区苟江镇红山村的柞蚕宝宝已进入大蚕期,经过五十天的蜕变与生长,将结茧化蛹。为切实解决蚕农春蚕生产中遇到的困难,确保放养获得丰收,省农科院蚕业所党委将主题教育与科研创新、服务产业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联合播州区苟江镇红山村党总支组成党员服务团走进柞蚕放养基地,“以学促干”开展主题教育“科技助力产业发展”实践活动。蚕业所党委书记王小波、所长罗朝斌、副所长邢丹,苟江镇党委书记何成禄、副镇长周方正及红山村党员干部共30余人参加。

活动开始前,王小波结合主题教育介绍了本次活动的目的、意义,贵州柞蚕产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科技服务取得的效果等。何成禄从苟江镇的发展条件、资源禀赋、柞蚕放养基础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

王小波指出,贵州独特的生态环境和广泛分布的青杠树,成为柞蚕理想的栖息繁衍地和饲料来源。柞蚕在贵州的发展已有近300年的历史,苟江等地就是贵州柞蚕的初始放养地。柞蚕品种一度是蚕业所科学研究的主攻方向,曾先后选育出柞蚕101103130133等优良品种,特别是柞蚕101品种得到了国内同行的普遍认可和广泛应用,推广到湖北、河南、辽宁、四川、广西等柞蚕放养省(区),为当地柞蚕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罗朝斌指出,目前柞蚕进入五龄期,预计五月底至六月初就可结茧,丰收在望。下一步,蚕业所将加大科技服务和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力度,抓好柞蚕基地示范性建设,共同发展好这一绿色经济产业,让生态小虫子变身致富“金虫子”,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为当地群众增收和乡村振兴作出应有的贡献。罗朝斌还代表蚕业所向红山村捐赠了一套柞蚕防蝇消毒设备-脉冲动力烟雾机。

最后,所有党员志愿服务人员分组来到不同农户柞蚕养殖地,开展大蚕移蚕技术指导与服务,大家移蚕剪短枝,松装筐,快剪快移,匀密补无,使蚕均匀的布满全树并及时淘汰病弱蚕,帮助解决农忙及相关技术问题。


本次活动,蚕业所党委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把理论学习与科技服务结合起来,以学促干,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在学习中升华思想,在学习中服务发展,在学习中为民造福。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