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最新动态

我所科技人员罗朝斌赴安龙县调研 “把脉开方”赋能为当地农民自发推动蚕桑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   字号: [ ]  视力保护色:

7月15 - 16日,我所二级研究员罗朝斌赴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新桥镇哪盖村,围绕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专题调研指导,助力乡村振兴。此次调研活动由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华南农业大学刘吉平教授、安龙县农业农村局科技人员等参加。

调研组在新桥镇哪盖村小蚕共育基地与当地养蚕大户进行了深入且富有成效的交流。围绕他们从桑苗种植到蚕茧收烘,从技术创新到市场拓展,共同探讨产业提质增效的可行路径,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关键性发展建议。一是扩大规模,集群发展。安龙县蚕桑产业虽起步仅短短两年,但已实现1.5万亩种桑规模,群众自发栽桑养蚕的积极性高涨,有效促进了蚕桑产业的稳定发展,事实证明了蚕桑产业作为优势产业的巨大潜力。调研组鼓励养殖大户及镇(村)应向当地农业和科技管理部门及时反馈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争取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适度扩大种桑养蚕规模。同时争取将安龙县及贵州省当前的蚕桑产业纳入商务部西部蚕桑产业资助发展规划,需主动申请省市科技特派员指导。通过引导形成区域化、集群化发展态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二是规范流程,技术赋能。小蚕共育基地要把优化标准化种养技术规程作为当前的重点工作,加紧推进。强化小蚕共育、大蚕省力化饲养、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环节的技术应用与推广,引入先进的养殖设备和管理理念,提高生产效率和蚕茧质量。通过技术创新,为蚕桑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支撑。三是建立标准,提升品质。推动制定和完善涵盖桑园管理、养蚕操作、蚕茧收烘等全链条的地方或企业标准,构建统一的质量评价体系。以高标准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确保安龙县蚕茧在市场上具有更高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此次调研指导活动中还强化科技支撑,各方将密切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加大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共同推动当地蚕桑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优质化方向迈进,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的目标贡献力量。

撰稿:陈海芬

初审:余文中

审稿:邢  丹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