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朝斌带队到七星关区开展主题教育领题调研

发布时间:   字号: [ ]  视力保护色:

73-4日,为深入基层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蚕业所所长罗朝斌带队到毕节市七星关区开展“贵州现代山地特色蚕桑产业发展路径研究”—毕节特色蚕桑发展模式调研工作。蚕业所基地办公室主任刘中明、科技人员黎明高级农艺师,广东省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钟建伍研究员参加。

罗朝斌一行先后到七星关区小吉场镇新伦村廖家院、七星关区阴底彝族苗族白族乡等地,深入田间地头,与蚕农、桑农面对面交流,指导农户桑树施肥、剪枝,蚕房消毒、大蚕饲养、病虫害防控。实地察看了手工加工丝绵和手工织丝布的加工现场。

罗朝斌与蚕桑企业代表开展“贵州现代山地特色蚕桑产业发展路径研究”座谈,大家一致认为贵州特色蚕桑产业的发展要向相关部门汇报,争取实现获得传统手工艺保护的资助和支持。罗朝斌指出,毕节地区种桑同时套种玉米、马铃薯、磨芋等粮食与蔬菜植物,春季先养蚕,套种玉米发芽出土,养完春蚕后对桑树进行夏伐,这时桑树给玉米让出最大光照空间,这是一种实现“粮食+桑蚕”的成功事例,桑树发挥保土保肥保墒作用,玉米生长不受桑树影响而是获得保土保肥保墒的益处。罗朝斌强调,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的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把毕节特色蚕桑产业发展好,结合手工缫丝、织绸、制衣等传统工艺,创新贵州现代山地特色蚕桑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和新路径,使贵州现代山地特色蚕桑产业发展走上稳定健康的发展方向。

在七星关区阴底彝族苗族白族乡,罗朝斌指出,果桑种植,是一种叶果两用,既能产果又能养蚕的好模式,需要结合阴底乡阴底村海拔1650米左右冬春气候特点,找准果桑在冬季不受冻害,春夏挂果不发生桑葚菌核病的管理方法,再结合本地夏季无高温的有利条件养好家蚕,生产优质蚕茧,实现桑果与养蚕双丰收。


撰审:罗朝斌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